.jpg)
由於天氣預報說星期六是個大晴天, 接下來又會開始變天
所以昨晚就把規劃已久的 宜1 路線重新拿出來檢視一次, 並且定位為極限挑戰之旅
早上起來吃個簡單的東西後, 八點鐘便啟程上路

如氣象預報的晴空萬里, 感覺十分得舒服, 是一個很適合長征的好天氣
.jpg)
由於只有計畫一定要走 宜1,其他的路線都是邊走邊決定的, 最後決定第一個山頭就先攻舊莊路
其中沿路上也有許多的車友正在奮力向上, 今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只好不客氣的海放他們啦
.jpg)
清晨的舊莊路也是一條很美的健腳路線, 處處都是綠意盎然
不過清晨的山路氣溫還是偏低, 結果害我風鏡起霧, 再加上汗水以及鼻水, 真讓人感覺不舒服
.jpg)
.jpg)
.jpg)
過了舊莊路的最硬的連續髮夾彎路段後, 茶葉示範場便近在咫尺了
.jpg)
.jpg)
只有晴朗的好天氣才能像這樣登高望群峰
.jpg)
來到與 北33 的交叉路口碰到了一群出遊的車友, 很快的打聲招呼後便一路下滑來到 縣106
.jpg)
今天的 縣106 真的是超級的熱鬧, 以往這裡就已經是車友們聚集的路線
但今天就像是把河濱公園的車潮給搬過來一樣, 差點都要塞車了
其中 "大蘋果車隊" 的陣容更是驚人
保守估計應該有 30 人以上, 整個車隊更是綿延了 3. 4 公里以上, 真的是十分的壯觀
這麼多人等著我去海放, 騎起來真的是很過癮
.jpg)
除了大蘋果之外, 也有不少的車隊也都集結在 縣106 上
讓今天的雙菁公路有如單車嘉年華般的熱鬧
.jpg)
.jpg)
大多數車友都會互相的打氣互道早安, 可是還是有少數的朋友:
我 [早安]
車友 [...], 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熱臉貼冷屁股
很快的來到十分通往雙溪的交叉口, 也順便了回顧一下這條讓人難忘的十分小街
.jpg)
.jpg)
轉往雙溪的路上明顯發現單車少了許多, 大多數都通往瑞芳的方向
.jpg)
.jpg)
通往雙溪的這一路上就是橋的數量特別的多, 像我拍到的這張都已經是七號橋, 真不知道後面還有幾號
.jpg)
眼前出現了一個隧道, 距離上一次騎單車經過這裡已經一年之久了
只記得當時這一段下坡飆得很過癮, 卻不知道這時甚麼隧道, 這一次終於有機會看個仔細了
.jpg)
.jpg)
進隧道前突然興致一來, 來玩一下自拍吧
.jpg)
順便看了看隧道邊平常不會有人注意的小溪, 其實也蠻美的
.jpg)
平雙隧道也是一條相當長的隧道, 而且據說這一帶通往雙溪的路上, 是許多重機的試車場
因此也見到身邊也不時的有高速的重機飛奔而過
.jpg)
過了隧道之後就正式的踏入雙溪
.jpg)
正準備飛奔下山的時候, 眼前卻出現了這樣施工的場景, 害我突然緊急剎車
.jpg)
不過由於地面不是柏油而且又有點溼, 還差點煞不住
.jpg)
下了山之後看到山的另外一邊出現了一團不小的烏雲
這時心想不妙了, 因為山的另一頭應該是宜蘭的方向
不過管他的, 反正挑戰的路上就是充滿了許多不確定, 安心上路吧
.jpg)
來到這裡就回想起一年前去福隆回程時的艱辛景象,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一樣令人應象深刻
.jpg)
大樹後方的這條通往坪林的道路是我計劃的路線之一, 找個時間要來一窺究竟
.jpg)
.jpg)
雖然我不知道雙溪是只哪兩條, 但是沿路上除了山景外最美的就是從旁流過的潺潺溪水
.jpg)
.jpg)
.jpg)
綿延前進的公路前方天空一樣是晴空萬里
.jpg)
過了一個小鎮之後出現在眼前的竟然是一條擁有四線道的大馬路
這也難怪大家都愛來這飆車了
.jpg)
仔細看了路面後竟然發現 還有規劃單車道呢, 真的是太誇張了
.jpg)
不過奔馳於這樣的路上真的是一大享受
.jpg)
在經過一座橋時眼前綠色的溪水吸引了我的目光
.jpg)
.jpg)
同時也發現了溪邊有一座蠻別緻的房屋
.jpg)
看完了綠水, 順便換照一下藍天
.jpg)
進入了雙溪市區後, 找了一間 7-11 作為我的第一個休息點
.jpg)
過了雙溪就要進入此行的重頭戲了, 要一直到了宜蘭後才會有賣吃的
所以除了準備一些雖身補給食物之外, 當然要先吃個漢堡來安慰一下我那抗議已久的胃
不過拿的時候沒有甚麼感覺, 付錢時聽到要一百多元, 差點就需要有人來幫我消音了
這時當然就懷念起 HP 環島時的海派生活
.jpg)
離開前拍了一下雙溪的街頭, 其實比之前想像中的還要熱鬧
.jpg)
經過了幾個轉彎之後, 離開了 台2丙, 正式進入通往 宜1 的路上
.jpg)
.jpg)
規格是產業道路, 所以有鄉間小徑的感覺
.jpg)
.jpg)
沿路除了我以外, 沒有其他任何的車輛經過, 又是一條既 北42 之後我發現的第二條隱密路線
.jpg)
沿路除了馬路為人造的, 其他都是大自然的景致
.jpg)
爬山路是需要一些熱量的, 所以來補充一點士力架吧, 因外實在是太貴了所以要省著吃
.jpg)
原本還想跟自己打個賭, 如果整趟路程若沒碰到任何單車經過, 就要好好的犒賞自己
就在同時有幾位車友就從山坡上滑了下來:
車友 [請問這條山路會一直通往哪裡]
我 [一直走下去會到宜蘭的頭城], 原來是騎錯路才會跑到這來
.jpg)
告別他們之後便繼續邊騎車邊欣賞沿路風景
.jpg)
.jpg)
不過天氣真的是太好了, 而且又接近中午, 此刻的我已經是滿頭大汗了
.jpg)
雙溪鄉大平村的休閒農業導覽圖
.jpg)
喝口水順便欣賞綿延的群峰
.jpg)
可以從群峰之後看到大海, 再仔細一看竟然發現了台灣的極東點 "三貂角燈塔", 就矗立在不遠的山頭之上
可惜相機的變焦不夠, 沒辦法拍得很清楚
.jpg)
路上出現了一座涼亭以及題有 "蘭平千里" 的石頭
.jpg)
在一段爬坡的路上, 突然玩起相機
.jpg)
.jpg)
當然順便來自拍一下啦
.jpg)
進入太平村後路況明顯變得比較差了
.jpg)
在一段下坡路段, 路旁長滿高聳的樹木的景象, 有如北橫進入明池後的景致
.jpg)
.jpg)
正要灣過這條小徑的同時, 前面傳來有如砂石車的吵雜聲響
原來是一團二十多人的越野車車隊正浩浩蕩蕩的奔馳而來, 聲音只能用響徹雲霄來形容了
.jpg)
再繼續往前之後, 碰到了一團五個人的單車團, 也是這段路上唯一的一團
由於他們下坡太快了, 所以只捕抓到背影
.jpg)
路上除了有車子外, 我還碰到了牛, 這是在台北難得一見的景象
不過我第一個聯想的就是柯賜海的經典名句 "馬英九還我牛"
.jpg)
.jpg)
.jpg)
深山中的小警局
.jpg)
雙溪當然不能沒有溪水啦
.jpg)
寺廟蓋在這裡就有一種脫離世俗, 與世隔絕的感覺
.jpg)
"樹" 大就是美
.jpg)
.jpg)
.jpg)
河的對岸出現了有如庭園造景放大版的小橋流水
.jpg)
.jpg)
.jpg)
.jpg)
天空依然是相當的晴朗
.jpg)
用太陽搞自拍
.jpg)
用鏡子搞自拍, 為了自拍甚麼招式都用上了
.jpg)
"樹" 大還是美
.jpg)
雖然我有帶 GPS 不怕走錯路, 但一直很納悶到底這條路是不是 宜1 的同時, 路邊終於出現了路牌
原來這裡是宜蘭和台北縣的縣界, 要跨越了之後的路名才叫做 宜1
.jpg)
正式進入宜蘭之後山路開始越爬越高
.jpg)
當初就是想要探索 宜1 但又怕會迷路才添購了 GPS, 今天終於實踐了這個目標
.jpg)
看我的小腿正奮力的跟山路纏鬥, 其實愛迪達可以找我代言了
.jpg)
登上山頂的這一刻, 就連路旁的芒草都在向我低頭, 此時的累計總爬升已經突破 1500 公尺
.jpg)
.jpg)
下山前來到了一座廟前休息, 順便欣賞自己所征服的這一片壯麗景致
.jpg)
藍天之下的路燈
.jpg)
令人好奇的是像這樣小的道路竟然跟北橫一樣, 進入了宜蘭段還不斷會有砂石車行經
.jpg)
沖完水以後為自己以及愛車留下一些合影
.jpg)
.jpg)
.jpg)
.jpg)
.jpg)
出發前當然也要擺個帥氣的姿勢啦
.jpg)
坐鎮在頭城山頂的明山寺
.jpg)
沿著山路的電線桿, 遠看就像一支支的白色十字架
.jpg)
一個大彎之後出現在眼前的便是海天一色的景致, 大海已經近在眼前了
.jpg)
從茂密的草叢中可以隱約看到九彎十八拐的山道, 看了真是讓人興奮
.jpg)
在我拍照這張照片的同時身邊又有砂石車從身旁呼嘯而過, 害我只好繼續退到山崖邊
.jpg)
從山上俯瞰頭城的大溪港
.jpg)
這也是第一次能夠清楚看到完整的龜山島
.jpg)
.jpg)
連續髮夾彎的一景
.jpg)
太陽是自拍的好夥伴
.jpg)
由於一直希望能有騎車時背影的照片, 尤其是當我在下坡壓車過彎時
可是大多數人都只拍正面或側面, 所以只好自己來玩看看啦
.jpg)
第一次嘗試騎乘中定時自拍, 雖然不是很滿意, 但也為我的自拍風格開啟了新的一頁
.jpg)
滑出了山路後, 終於有一種回到文明世界的感覺
.jpg)
趁沒有火車的時候拍一些鐵軌的特寫
.jpg)
.jpg)
.jpg)
滑出來之後回頭看看, 在沒有明顯路標之下, 外地人是很難知道有這樣一條路線
.jpg)
.jpg)
終於又回歸平地了, 看了看馬路之後決定往南挑戰北宜, 並且把今天的主題定調為雙宜之旅
.jpg)
大溪車站不在桃園卻在宜蘭, 還真是有趣
.jpg)
平地是用來提升均速的最好機會, 當然不能放過啦
.jpg)
回頭一望今天翻越的山景, 雖然今天行程沒有北橫險峻的美, 但卻有北橫沒有的山. 海狀闊之美
.jpg)
.jpg)
有 7-11 真好, 小歇一下再上路吧
.jpg)
長途旅程除了錢. 手機. GPS 之外 7-11 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jpg)
離開 7-11 之後望了台北方向的天空, 開始有點擔心北宜的路上會下雨
.jpg)
.jpg)
經過北關
.jpg)
經過了類似清真寺的不知名建築
.jpg)
這張就是最最典型的蘭陽風貌, 平原. 農田. 矮房子
.jpg)
再戰北宜公路
.jpg)
登山前看到路邊這幅景象, 讓人有一種沉澱心靈的感受
.jpg)
PM 2:20 進入登山口
.jpg)
雖然同樣的風景已經拍了三次, 但是不同天氣之下有不一樣的感受
.jpg)
.jpg)
.jpg)
在一處轉彎處看見一些車友在欣賞風景, 拿出相機幫他們拍一張:
車友 [好可愛喔, 還邊騎邊照相], 聽了害我暗自裡在偷笑
.jpg)
北宜最典型的九彎十八拐
.jpg)
.jpg)
沿路碰到了兩位一樣是要騎回台北的小折
聊天後才得知他們和剛剛碰到的那幾位是一起出遊的, 早上坐火車到頭城然後再從宜蘭騎單車回台北
看來結合火車和單車之後的一日休閒圈已經相當流行, 而且範圍越來越大
.jpg)
從大自然中可以看見人的渺小
.jpg)
.jpg)
雖然已經接近傍晚了, 還是有很多單車族在北宜的山路間行進著
.jpg)
爬到一定的高度之後可以俯瞰整個蜿蜒的海灣以及蘭陽平原的風光
.jpg)
當然也能看到蜿蜒的北宜山路啦
.jpg)
最害怕的鐵屁股問題終於發生了, 所以只好在路邊稍為歇歇, 也順便拍了路旁的植物
這時突然覺得平常不會去注意的事務當你仔細去注意時, 其實也是很美好的
.jpg)
登上山頂的同時除了正式跨入了台北縣之外, 同時也是今天行程正式破百的另一個里程碑
.jpg)
下山前先向開闢北宜公路的英雄們致敬
.jpg)
第一次嘗試在高速下山的情況下動態拍攝, 拍出來的感覺還挺不賴的
.jpg)
有一種置身於極速快感的情境之中
.jpg)
.jpg)
當時雙北之旅也是多虧了開著這種大卡車的司機大哥才能體早到家, 所以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
.jpg)
烏雲密布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道曙光
.jpg)
只要騎過了這片烏雲的封鎖線之後, 可以看得出台北的方向依然是晴空萬里
.jpg)
原本看到路邊的小警局, 想要進去要點水來喝, 但是看了地圖坪林也已經快到了, 所以就繼續向前啦
.jpg)
看到天空又再度恢復成晴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原本擔心會下雨的緊張心情終於可以放下了
.jpg)
這時伴隨著在身邊的已經是傍晚即將西下的太陽
.jpg)
.jpg)
.jpg)
還是晴空之下的北宜最美, 讓我看到前兩次都看不到的美景
.jpg)
坪林到了
.jpg)
第一次在橋上作停留拍照, 這才發現橋上的每一個茶壺都是不同的樣式
又再度了驗證了一件事, 只要肯用心去觀察就可以發現, 旅程中處處都可以是驚喜
.jpg)
在橋上也試著第一次使用補光的效果, 也拍了許多不同效果的照片
.jpg)
.jpg)
在最後一個休息點 7-11 補充完體力之後, 便告別了坪林邁向雲海國小的攻頂之路
.jpg)
.jpg)
經過這個隧道的同時, 腦中突然閃過 "007 量子危機" 的開場畫面, 只差沒有人拿槍在我身後掃射
不過話說回來, 一路上經過了一些坍塌路段如果能像這樣做一個山洞來做防護, 不是可以避免更多不必要的災害發生呢
.jpg)
原本還有一股衝動想走河邊的那條路線下山, 結果查了地圖之後發現那是一條死路
不過下次找個時間要到山底一探翡翠水庫的景致
.jpg)
看到了這片景象還以為是修車的, 結果卻是在賣茶葉的商家
.jpg)
路燈已經開始亮起來, 代表黑夜正在逐步的靠近中
因為沿路的路燈少得可憐, 所以使得夜騎北宜成為一件很恐怖的事
希望能在天全黑以前下山, 所以要開始趕路了
.jpg)
向路邊的佛像行禮, 保佑我能夠一路平安
.jpg)
雖然天漸漸黑了, 但路程沒有映像中的艱辛所以騎起來特別的輕快
而且也有不少車友同樣是往台北的方向, 一路上並不孤單
.jpg)
登上山頂之後, 見到的是一片北夕陽染成紅色的天空
.jpg)
這時故不了時間已晚, 也要為這難得一見的景致留下完美的紀錄
.jpg)
.jpg)
.jpg)
拍完照片後準備要下山, 才想到我還戴著太陽眼鏡, 所以視現會很暗
把黑色鏡片拿下後頓時有如回到白天, 戰力大增, 騎起來更加的安全
接著一路上伴隨著些許的夕陽光線. 少得可憐的路燈以及我的車燈, 終於順利的滑進了新店, 回到真正的文明世界
最讓我意外的是, 竟然比預期的下山時間還要快上了將近半個小時, 這代表北宜公路就像騎平地一樣輕鬆愉快
原本想直接殺回家, 可是實在太口渴了, 為了平衡一下所以找了一家全家買點飲料解渴
.jpg)
.jpg)
從木柵路轉進通往焚化爐的最後一條山路, 這條路我一直都覺得是一條很安全的夜騎路線
不但路燈多又亮. 車子少. 路又平, 只可惜四周都是夜總會, 需要有點膽量的人才會選擇這條路線
.jpg)
TCR2 伴隨著背後的木柵夜景, 可惜沒有腳架輔助, 害我手撐得有點僵
.jpg)
來到這也代表今天的行程告一個段落了, 雙宜挑戰完成
.jpg)
下山, 回家吃晚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