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andBike TCR2r



這台是08年式的GIANT TCR2

不知不覺已經入手一年半的時間, 繞過台灣兩圈. 上過捷運. 公車. 貨車還有計程車


換過兩組剎車皮. 三條鍊條. 六條外胎. 十條內胎, 才突破六千公里

雖然對很多單車前輩來說不算什麼, 但對於我個人來說都一再刷新了生涯紀錄

想到最近一部電視廣告的台詞 "人生進階了, 就該進高效能的...", 沒錯, 真的該進階了$...



步驟一: 模擬實車圖

想了很久後決定以黑. 白. 黃為主要基調, 然後隨手用電腦先把我理想中的改造圖合成出來

然後改名為 "TCR2r", "r"代表是 "RoadandBike" 特別限定版



步驟二: 列規格

規格的挑選大方向以優美外型. 品牌還有最重要的配色為最優先考量

很多人都問我, 既然所有零件都換新為什麼車架不也換新的

因為車架方面 留有這兩年來騎車的回憶, 為了要繼續延續TCR2的靈魂所以不做更動

再來面積占了第二大的輪組, 因為CAMPY的塗裝在加上它有特殊的編法, 馬上就成為我的口袋人選

變速 系統原本還想繼續使用SHIMANO的產品, 但後來經過詳細的比較之後

因為CAMPY的價格誘人, 而且線又可以走在握把裡面增加美觀, 所以基於這些理由整台車開始進入 "義大利" 時代

坐桿. 龍頭. 握把以及頭碗全部採用RITCHEY WCS的產品, 因為設計上有大字樣簡單俐落, 再加上我喜歡統一廠牌

座墊和手把帶因為設計特別而且又有質感, 所以也就統一採用fi'zi:k的產品

踏板這部分, 因為安全性的關係所以我還是堅持不上卡踏, 因為自己得騎車習慣自己最清楚

所以為了輕量化又滿足白色的產品, 當然就選擇HT

外胎的部分也是為了要有白色來配色, 而且更重要的還要符合防刺需求, 因此採用了米其林的一級車胎

內胎部分就沒甚麼要求, 只要好用就好

最後線組的部分, 很可惜CAMPY原廠只有黑色款, 只好捨棄改採用Jagwire的一級產品白色款

以下是所有規格的詳細列表

廠牌
型號
材質
顏色
車架
GIANT
2008 TCR2
鋁合金
黃/黑
變速系統
CAMPAGNOLO
2008 CENTAUR
碳纖維
黑/銀
輪組
CAMPAGNOLO 
2009 ZONDA
鋁合金
握把
RITCHEY
WCS
鋁合金
龍頭
RITCHEY
WCS
鋁合金
頭碗組
RITCHEY
WCS
碳纖維
坐桿
RITCHEY
WCS
鋁合金
手把帶
fi'zi:k
-
類真皮
坐墊
fi'zi:k
ARIONE
真皮
白/銀
踏板
HT
AR12
鋁合金
外胎
MICHELIN
PRO3 Race
-
白/灰
內胎
KENDA
-
-
線組
Jagwire
L3
鐵氟龍

步驟三: 採購

這個步驟是最麻煩且費時的

因為想省錢又想用好東西, 所以全部的零件都在網路上搞定

其中當然有比價. 討價還價, 還有一些交貨跟取貨的過程

有現貨的就很好搞定, 但像輪組就花了我將近半年的等待才到貨

所以從年初的籌備, 到六月左右才完全把所有的零件湊齊

但當東西收集完成之後嚴重的問題又來了

CAMPY 必須使用特殊工具才能安裝, 這又花了我不少時間去蒐集適合的工具

當一切就緒, 就只差一個良辰吉日了

步驟四: 正式動工

一直拖到七月底才開始正式動工, 太久沒騎車連不安分的靈魂都快受不了了...

先來看我的施工現場, 把我家頂樓當作臨時的工作室兼攝影室



所有的零組件大集合, 感覺還蠻壯觀的...$



車架就定位, 開始施工



先從頭碗開始, 在頭管的部分有分成上下兩組培林

將墊圈以及下培林依序放進前叉中



前叉放入頭管中



再來是上培林. 墊圈. 防水環以及墊片



確定都密合之後再把防水圈放下, 確實做到把水檔住的效果



把頭碗的墊圈放入



頭碗的部分就完成安裝了



RITCHEY的龍頭上場



頭碗墊圈的高度要適當, 才不會讓前叉有過長的現象

墊圈的高度通常視個人騎想騎乘的姿勢而定, 墊圈越高龍頭相對也會越高, 讓騎乘者的姿勢可以不用太趴

想反的, 如果墊圈越低騎乘者的姿勢會更趴, 另外若前叉過長也可以使用工具來裁管



頭蓋放上, 在龍頭上有標示每個螺絲的最大扭力值5Nm



所以用扭力扳手條到適當的扭力後再鎖緊



當然前叉和龍頭的角度也要保持平行



龍頭安裝完成



坐管部分就比較簡單, 因為後續還需要Fitting所以先放好不上鎖



坐管完成



坐墊的部分除了可以調整斜度之外, 前後的位置也必須是個人的騎乘姿勢而定



調整好後放上上蓋並上鎖



坐墊完成



握把部分有刻度, 可以用來讓使用者了解目前所調整的角度

角度如果為-, 代表整個握把會往下斜, 相對騎乘的姿勢會比較趴, 而為+的話就反之

在握把上鎖的部分會先上對角的螺絲, 當然也需要用扭力扳手來上鎖



握把完成, 整體的車型已經有個模子出來了, 接下來要進入變速系統的部分了



先從前煞開始



將夾器調整好位置



從前叉的後側上鎖



後煞也是以此類推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前後夾器不要裝反了, 前煞因為前叉的關係所以鎖螺絲的部分會比較長



前後夾器完成



CAMPY的變把走線是走在纏帶裡面, 所以在變把裡有特殊的設計



煞車與變速線的孔都是隱藏在裡面的



將變把套入握把中



讓變把與握把成一直線後鎖緊, 當左右的高度也要對齊



變把完成



前變的部分是耳掛式的, 所以直接鎖在車架上的轉接片即可



前變完成



後變的部分也是直接上鎖



後變也完成



因為沒有組車的平台所以先把輪組搞定後再來裝大盤



先把內胎放入外胎



從氣嘴的地方先裝起



先將其中一側的外胎塞入輪框中



另一側也以此類推



如果手沒辦法完成的話可以使用挖胎棒來完成



把剩餘的外胎利用槓桿原裡塞進輪框中



外胎放好後要檢查一下有沒有夾到內胎, 如果有夾到內胎在打氣時會容易有破胎的可能



每條外胎上都有標示最高的氣壓值



所以先把指標標是在最高氣壓值



開始打氣了



先打個30psi左右, 左右紐一下外胎, 確保外胎上的鋼圈有卡在輪框上



氣打完之後記得要上蓋保護一下氣嘴



內外胎完成



接下來裝飛輪是輪組最重要的部分



依照棘輪座的紋路將飛輪一片片裝上



最後鎖上飛輪蓋, 蓋上一樣有標示扭力值50Nm



設定好扭力值



使用CAMPY專用的卡式套筒



由於扭力值比較大, 所以需要出點力來上鎖, 而適當的扭力值可以確保在騎乘上的安全



飛輪也完成了, 可以把輪組裝上了



現在的輪組幾乎都採用快拆設計, 所以安裝上非常的方便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裡面的彈簧墊圈一定要先裝上再上鎖



上鎖完成, 因為通常車架都會有凹槽的設計, 所以在鎖快拆的時候也不需要用太緊



檢查一下輪框跟剎車皮的距離是否等距



輪組部分全部完工, 越來越期待完工後的樣子, 所以話不多說繼續施工



重頭戲來了, 先拿出滑油槍



在五通的部分先上油, 除了可以保護不讓水滲入外, 也可以達到潤滑的效果以方便拆裝



CAMPY的BB只有蓋子, 但必須選擇日牙的才能鎖在捷安特的車架上



CAMPY的BB套筒也必須是特別規格, 因為BB的牙比較深, 一般的SHIMANO套筒太淺會鎖不到



照扭力值鎖上後把多餘的黃油擦乾淨



BB蓋上鎖完成



要上大盤了

CAMPY在大盤的設計也很特別, 在右側的BB蓋上多了一個卡榫設計



將扣環插入後會有兩個突出的部分, 藉此來防止大盤脫落



因為CAMPY將培林直接設計在大盤上, 所以扣上扣環後可以把大盤卡住

這個設計的好處在於, 就算不幸左邊曲柄整支脫落, 大盤還是可以使用, 讓鏈條卡住後輪, 整台車才不會往後滑

這也是義大利設計工藝上非常細心的部分



安裝時先把大盤裝上後再上扣, 試著搖晃一下看是否有裝好



另外左邊的曲柄也裝上, 並檢查兩支曲柄是否成線一直線



CAMPY的大盤螺絲是隱藏在五通中間的



為了要鎖上這個螺絲當然又要啟用特殊規個的加長套筒



扭力值設定在40Nm



上鎖錢在加上一些黃油



塞進五通裡上鎖, 所以CAMPY大盤怎麼看都是空心的就是這個原因



大盤完成了



踏板裝上前也先上點黃油



鎖好後一樣擦乾淨



踏板完成



接下來走線就交給專家吧, 因為線組如果由店家裝, 那整台車的變速系統他都會再幫你調整一次

而且事後只要變速需要調整, 所以就算其他零件不是跟他買的, 店家一樣都要幫你調整到好

這樣的方式可以省下不少的裝車以及零件費用$



開始走線了, 龍頭要考量到轉彎時線是否能保持順暢, 所以走線時必須特別小心



拉後變速線



前變速線完成



接下來煞車線必須穿過整之變把



後剎車線完成



鎖有線都拉好了



整理一下用膠帶纏起來, 突然感覺握把前面乾淨了不少



接下來要上鏈條了



這支也是CAMPY專用的打鍊器, 雖然看不出來跟我家那隻有哪裡不一樣, 但還是相信專家吧



打鍊以前先用固定器把鍊條固定以方便施工



再來就直接把軸心轉入鍊條中, 就完成上鍊的工作



連條完成後就是整台車變速器微調的工作了



車店的技師告訴我CAMPY再變速調整上比SHIMANO還要更精密, 所以在調整上稍有點誤差就會不順



不過花了點線材費, 還能學到不少調整的技巧, 感覺真的很划算



最後當然要上秤一下, 含踏板7.7公斤,, 扣掉踏板就只剩7.5公斤了

TCR2成車出場不含踏官方數據是8.7公斤, 經過我的大改造之後又瘦身了1.2公斤

馬上擠身十萬身價以上的單車才有的重量, 但不要忘了我的車架只式鋁合金喔



第一次用L3這麼好的線, 但一台好車這點小錢還是要給他花下去



握把走線



乾淨的握把, SHIMANO只有最頂級的才能有這樣乾淨的享受



Fitting也調好了, 所以龍頭. 握把. 座桿以及座墊都調到最佳姿勢, 但還缺了纏帶



終於到了最後階段了



fi'zi:k貼紙收尾, 感覺真的很棒



把握把頭整理好後上蓋



纏帶大工完成



這就是我要的質感



歷時半年的時間, 從籌備到施工就是為了這個畫面



最後拿當時的抹你圖再做一次對照, 相似度有99%, 真的是非常滿意, 任務圓滿完成



TCR2r正式完工, 也為我的小T注入了全新的生命, 繼續傳承我那不安分的靈魂